当前位置:首页 > 分析 > 背型大模的阵套壳痛与中国后产业成长思考

背型大模的阵套壳痛与中国后产业成长思考

2025-10-05 15:45:32 [指南] 来源:跨境链财

最近AI圈子里炸开了锅。阿里巴巴前首席AI科学家贾扬清的一则朋友圈,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国内某大厂的大模型产品其实就是Meta的LLaMA换了个马甲。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笑话:把羊驼涂成斑马,难道就真的变成斑马了吗?

李开复团队陷入"套壳"风波

虽然贾扬清没有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猜到,他说的就是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公司推出的Yi-34B大模型。这个拥有340亿参数的大家伙,刚发布就在Hugging Face和C-Eval排行榜上拿了第一,没想到风光没多久就被Hugging Face社区要求修改张量名称,因为除了两个重命名的张量外,整个架构几乎就是Llama的翻版。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参加的一个AI沙龙,有位创业者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做AI项目就像开餐馆,大家都在用同样的调料包,只是把包装换了换。"这种"套壳"现象在国内AI圈早已见怪不怪。

套壳现象的前世今生

记得今年5月,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在发布会上闹了个笑话。当用户问"你是谁发明的"时,它居然回答"我是OpenAI发明的"。这就像一个小学生交作业时不小心把参考答案的署名也抄了上去。虽然讯飞后来解释说是因为用了相似的训练数据,但这个解释显然没能让所有人信服。

更早之前的百度文心一言也遭遇过类似质疑。它的文生图功能把"车水马龙"翻译成"car water horse dragon",结果生成的图片里真的出现了汽车、水、马和龙的奇怪组合。这就像是用谷歌翻译做了个机翻,然后又用这个机翻去做创作。

创业公司的两难困境

说实话,我能理解这些公司的难处。现在AI领域的竞争就像百米冲刺,OpenAI等国外巨头已经跑出50米了,国内企业才刚起跑。更可怕的是,OpenAI还在不断加速——从GPT-4到DALL·E 3,再到最近的GPTs,他们几乎每个月都在颠覆行业认知。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创业团队面临一个残酷的选择:要么花几年时间从零开始研发,等产品出来时可能早就过时了;要么基于现有开源模型快速迭代,虽然可能背上"套壳"的骂名,但至少能在市场上先站稳脚跟。

借鉴与创新的边界在哪里?

零一万物在回应中强调,他们确实借鉴了LLaMA的架构,但也在数据处理和训练方法上做了大量创新。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在AI领域,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的创新?

我认为这就像做菜。如果你完全照着别人的菜谱做,连摆盘都一模一样,那显然是抄袭。但如果你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比如用新食材、新技法,甚至发明全新的烹饪方式,那就是创新。关键要看改动的深度和价值。

写在最后

站在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我不认为简单地将这些案例归类为"套壳"或"创新"就能解决问题。当前中国AI产业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既需要理解创业公司的现实困境,也要坚持鼓励真正的技术创新。

正如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我的:"在AI这个赛道上,短期套利或许能获得一时风光,但只有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这场马拉松。"或许,这才是这场"套壳"争议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责任编辑:报告)

推荐文章
  • JASMINER惊艳迈阿密Mining Disrupt:两款ETC矿机引热议

    JASMINER惊艳迈阿密Mining Disrupt:两款ETC矿机引热议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今年迈阿密Mining Disrupt大会上的JASMINER展位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知名科技博主Tech Hustler在现场捕捉到了不少精彩瞬间,特别是与JASMINER工作人员Candy的那场对话,让在场的矿工们都竖起了耳朵。说实话,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矿机市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并不多见。但这次JASMINER带来的X16-Q和X16-P... ...[详细]
  • 币市夜话:8月8日主流币操作指南

    币市夜话:8月8日主流币操作指南 夜深人静,又到了我们复盘行情的时候。说实话,今天市场走得有点意思,就像个闹脾气的小孩,时不时给你来个惊喜或惊吓。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和大家聊聊今晚BTC、ETH和SOL这几个主流币的操作思路。BTC:静待突破信号大饼今天走得像个老僧入定,在29000-29500这个区间来回晃悠,看得人直犯困。我观察了下4小时图,发现量能萎缩得厉害,这说明市场都在观望。这时候咱们最好别瞎折腾,等... ...[详细]
  •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市场狂欢前的最后准备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市场狂欢前的最后准备 作为一名跟踪经济政策十余年的市场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次美联储的降息信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确。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最近的发言简直就是在对市场喊话:"准备好,降息要来了!"她提到的就业市场疲软和关税压力缓解这两个关键点,就像是在为降息铺红地毯。比特币的绝地反击看着比特币最近的走势,我不禁想起2017年的牛市。现在比特币正在11.3-11.4万美元区间筑底,技术面显示出了一个教科书般的看涨信号。记得2... ...[详细]
  • 从边缘到中心:比特币如何改写全球资产版图

    从边缘到中心:比特币如何改写全球资产版图 作为一名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手,我至今还记得2013年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同事们投来的嘲讽眼神。如今,当看到这个曾经的"互联网玩具"以2.45万亿市值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时,我不得不感叹:历史正在我们眼前书写新篇章。一个非典型的崛起故事记得去年在曼哈顿一家咖啡馆里,一位对冲基金老友问我:"老伙计,你真的相信这串代码能跟黄金相提并论吗?"当时比特币市值刚突破1万亿。如今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详细]
  • 教育科技新势力崛起:致学教育获资本青睐的背后

    教育科技新势力崛起:致学教育获资本青睐的背后 教育科技行业最近又有大动作!我注意到致学教育这个深耕智慧教育领域的"潜力股",刚刚斩获数千万元的A轮投资。说实话在教育信息化这个赛道上,能获得梅花创投这样老牌投资机构的青睐,确实不容易。资本为何看好这家教育科技公司这笔融资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领投方梅花创投的选择。要知道在教育信息化这个细分领域,投资机构往往比较谨慎。但致学教育似乎找到了突破口——他们不做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基层教育单... ...[详细]
  • 咖啡与代码:一个乌克兰移民如何用一杯浓缩咖啡的时间颠覆区块链世界

    咖啡与代码:一个乌克兰移民如何用一杯浓缩咖啡的时间颠覆区块链世界 那是一个让所有加密爱好者脸上无光的时刻——2017年比特币大会突然宣布:我们不再接受比特币支付了。原因?每笔交易的手续费竟然比星巴克的大杯拿铁还贵,飙升到了60-70美元。这个黑色幽默般的消息,彻底点燃了当时还在Dropbox写代码的Anatoly Yakovenko的怒火。车库里的革命:从愤怒到顿悟记得那天深夜,旧金山Café Soleil咖啡馆的霓虹灯在雾气中闪烁。Anatoly像个赌气的孩子...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强势反弹:比特币王者归来,以太坊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加密货币市场强势反弹:比特币王者归来,以太坊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最近这几天,加密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次反弹的力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根据最新数据,整个加密市场的总市值已经回升了600多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比特币重振雄风比特币这个老大哥果然没让人失望。就在上个周末,它还一度跌破11.2万美元,当时微信群里的老玩家们都紧张得不行。但谁知道转眼间,它就一路高歌猛进,现在稳稳站在11.4万美元上方。我记得上周四美联...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录:稳定币新势力崛起与传统巨头入局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录:稳定币新势力崛起与传统巨头入局 今天让我们聊聊加密货币领域几件值得关注的大事。说实话,这个市场的变化速度实在太快了,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Circle公司这次可真是玩了个大手笔!他们要打造一条专门为稳定币金融场景设计的区块链ARC。作为USDC的发行方,Circle这次明显是要把稳定币玩出更多花样。据我了解,这条链有几个很吸引人的特点:以USDC为gas费(终于不用再担心以太坊高昂的手续费了)、内... ...[详细]
  • Layer2战场风云:Arbitrum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

    Layer2战场风云:Arbitrum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 说实话,最近看着Arbitrum代币价格一路下跌,作为长期关注Layer2发展的业内人士,我的心情挺复杂的。就在一年前,当Arbitrum通过空投活动崭露头角时,谁也没想到Layer2赛道的竞争会变得如此惨烈。Layer2的使命与机遇记得Offchain Labs的亚太区负责人Nina在一次私下交流中跟我说:"我们做Layer2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让以太坊既能保持安全和去中心化,又能真正实现扩容。... ...[详细]
  • 台湾企业破冰!WiseLink打响比特币战略第一枪

    台湾企业破冰!WiseLink打响比特币战略第一枪 最近在亚洲商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企业家们都在悄悄把比特币纳入公司战略。这不,台湾的WiseLink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上市公司。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挺意外的,毕竟台湾企业在数字资产管理方面一直比较保守。玩转数字金融的新玩法WiseLink这次玩得挺大,通过三年期可转换债券领投了Top Win公司1000万美元的融资。有意思的是,这笔钱主要用来买比特币。记得去年在台北参加金融科技论坛时,就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