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踩戏公链游区块千万在香这些红线港开法律司,
最近有创业者问我:"在内地做链游总被质疑'不够去中心化',想转战香港市场,需要办哪些证照?"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想起了去年帮一个游戏团队做合规咨询的案例... 很多创业者一听到"区块链"三个字就头皮发麻,总觉得要和证监会打交道。其实在香港做链游,99%的情况都用不到金融牌照。我记得有个客户特别紧张地问:"我们游戏里有用到代币,是不是得申请1号牌照啊?"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香港证监会(SFC)那些牌照(1号、4号、7号、9号和VASP)主要是管金融交易的,比如你开交易所帮人买卖虚拟货币。但游戏里的道具交易?那点小打小闹的交易量,证监会根本懒得管。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团队开发的链游里NFT交易额做到了每月300万港币,照样不需要金融牌照。关键看交易是不是在游戏内完成的,还是通过外部交易所。 内地来的朋友总习惯性问:"要不要申请类似ICP的证件?"香港的电信牌照分三类,但基本都是给电信运营商准备的。你做个游戏网站,又不是开电信公司,就别瞎操心了。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内地团队在香港注册后,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版号怎么申请"。每次我都要解释:"香港没有版号这回事!"看到他们如释重负的表情,我都觉得挺逗的。 说到这里要特别提醒:有些链游想靠"菠菜"模式(赌博)赚钱,这在香港是找死!香港的赌博牌照只发给赛马会这类机构,普通公司根本拿不到。 去年有个惨痛案例:某链游加入了开宝箱玩法,结果被警方突击检查,创始人现在还在打官司。记住,香港法律对赌博的认定非常宽泛,开盲盒、抽卡这些玩法都可能踩雷。 虽然不用办那么多证照,但有件事必须做好:用户身份认证(KYC)。这不是走形式,而是真能避免大麻烦。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个游戏没做年龄验证,结果被家长发现12岁小孩在游戏里花了20万买装备。最后不光要退钱,还被儿童保护组织告上法庭。 建议至少要做到: 1. 实名认证(护照或身份证) 2. 人脸识别 3. 高风险交易二次验证 在香港做链游确实比内地自由很多,但不代表可以无法无天。我的建议是: • 玩法设计避开赌博嫌疑 • KYC要做扎实 • 交易系统别碰红线 记住,合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保护你自己的事业。与其事后花大价钱请律师擦屁股,不如一开始就把规则吃透。金融牌照:其实没那么可怕
电信牌照:你可能想多了
赌博红线:千万别碰!
KYC:容易被忽视的关键
给创业者的真心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洪伟午间观察:比特币和以太坊当前走势深度剖析
- 比特币跌破关键支撑位,后市该如何布局?
- 2023年数字黄金强势回归:比特币63%涨幅碾压传统资产
- 10月交易复盘:30点ETH空单完美收官
- 从无息到生息: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比特币市场观察:通胀阴霾下的震荡困局
- CBDC时代来临?美国政府或将面临货币控制新挑战
- 谁在推动RWA赛道?资深币圈玩家与美债的奇妙化学反应
- 加密货币市场热浪来袭:ETH剑指2万美金,BTC蓄势待发
- 比特币会跌破2万大关吗?2025年前新一轮牛市可能性分析
- 粉丝币集体跳水:是抄底良机还是割肉时刻?
- Visa的稳定币布局:重塑全球支付版图的革命性尝试
- Web3平台遭遇钓鱼攻击:Galxe协议损失超15万美元的背后
- ETHs铭文暴涨千倍:又一个ORDI级别的造富神话?
- 加密市场马太效应加剧:赢家正在通吃整个赛道
- 深度解析Canto公链的战略转型:从Cosmos到以太坊L2的华丽转身
- Ronin的华丽转身:从游戏侧链到以太坊L2的逆袭之路
- Meta AI:让虚拟社交变得更疯狂的智能伴侣
- 比特币Ordinals:昙花一现还是NFT新时代的开端?
- 稳定币市场遭遇寒冬:18个月持续萎缩背后的真相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