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老些坑路上的那投资之言一肺腑手的
最近和几个老朋友喝茶聊天,谈起投资这档子事,大家都感慨万千。老张说他去年在股市里栽了个大跟头,把前几年赚的都吐回去了。看着他懊恼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积累的一些心得。 说实话,市场就像个善变的女朋友,昨天的经验今天可能就不管用了。我认识不少投资者,总爱把特定时期的市场表现当成金科玉律,结果环境一变就栽跟头。记得2015年牛市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涨停板敢死队"那套玩法能一直赚钱,结果呢?现在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真正的经验应该是那些经过多轮市场周期验证的规律,而不是某个特殊时期的"独门秘籍"。就像我师傅常说的:"能在熊市里活下来的方法,才是真本事。"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想在市场里长期活下去,光靠感觉可不行。你得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套系统得像瑞士钟表一样精确可靠。 我的系统很简单:60%的技术分析+30%的基本面+10%的市场情绪。每次交易前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趋势方向对吗?基本面支持吗?市场情绪过热了吗?这套方法让我在2018年那波大跌中成功避险,虽然错过了后面的反弹,但保住了本金。 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总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我跟你说,这跟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等那个"最优"价格,结果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现在我学乖了,追求"次优"就很好。就像买菜一样,看到合适的价格就下手,别总想着还能更便宜。这个道理是我花了20万学费才明白的——那年为了等茅台再跌5块钱,结果股价直接起飞了。 我觉得做投资跟练武功差不多,也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靠直觉和经验,就像刚入门的学徒;第二重是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当于掌握了招式;第三重是理解了市场的本质,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我现在大概在第二重向第三重过渡的阶段。每天早上6点起来看财报、研究技术图表已经成了习惯。说实话,投资这行真的没有捷径,所谓"百分之五十的眼光",也是靠那"百分之四十九的勤奋"积累出来的。 我发现越是简单的工具越好用。最开始我也迷恋各种复杂的指标,MACD、KDJ、RSI...屏幕上花花绿绿的线看得人头晕。现在我的图表干净得很,就一条20日均线加成交量,反而看得更清楚。 这就跟做菜一样,米其林大厨最拿手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菜品。投资也是这个理儿。 咱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真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放在市场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你看啊,市场跌到极致就会反转(穷则变);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通则久);最后涨过头了又得跌(久后穷)。这个循环我观察了十几年,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2013年那会儿,悲观情绪弥漫,但恰恰是布局的好时机。当然,这话我现在说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不过你懂的... 总之啊,投资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你肯下功夫,保持理性,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与其抱怨行情,不如多反思自己的方法。经验这东西,真的靠谱吗?
赚钱的秘密:打造你的交易系统
别总想着抄底逃顶
投资的三重境界
简单才是王道
市场的循环之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洞察:10月4日行情走势与操作建议
- USD1: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
- 狗狗币再现过山车行情:16%暴涨后的横盘隐忧
- 8月27日关键数据来袭:币圈老手教你如何应对市场变局
- 狗狗币岌岌可危!0.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
- 比特币走势分析:市场情绪高涨,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 以太坊新势力: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
- Base链4亿美金撒钱狂欢后:狂欢过后,如何留住用户才是真考验
- 市场观察: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
-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
- 加密世界早报:巨头动作频频,市场酝酿新变局
- 10月9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的关键点位分析
- 美联储9月降息:市场热切期盼背后的隐忧
- 市场叙事大乱斗: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投资?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
- 机构大佬纷纷入场,比特币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 0822市场观察: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
- 市场观察: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我们该警惕什么?
- 搜索
-